首页 > 集团介绍 > 最新动态 > 行业新闻

特色小镇:产业聚集效应如何发挥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 2020-11-19


01

中厚明德集团 

特色小镇:产业聚集效应如何发挥

在进行了连续3年的整改和清退后,几年前的申报、投资热潮造成的虚假、虚拟小镇现象已逐渐消退,特色小镇建设从概念推进到实践,各地也正在形成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建设思路和考评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9月底发布的《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对特色小镇建设情况给出阶段性总结时指出,近年来,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精品特色小镇,但也出现了部分特色小镇概念混淆、内涵不清、主导产业薄弱等问题。


为进一步明确定位,《意见》给出了“以微型产业集聚区为空间单元进行培育发展”和“主要在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周边等优势区位或其他有条件区域进行培育发展”的特色小镇优先发展要求。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特色小镇的发展基调——从产业层面看,要产生产业集聚的吸引力,小镇所围绕的主导产业有发展基础和优势,集聚将带来更充分的产业链条上企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以及外部资源的关注,进而提供持续转型升级的动力;


而从区位上讲,面对仍然庞大的潜在城镇化群体和各类产业、服务承接的需要,特色小镇所形成非中心城市化的聚集,将在区域协同与城乡融合过程中起到过渡作用,以保障辐射和带动效果的层层推进。


在这样的基调下,下一步如何高质量推进市场化运作,如何高效发挥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成为围绕特色小镇实践的新课题。


以记者采访情况看,《意见》中“鼓励有条件有经验的大中型企业独立或牵头发展特色小镇”,确实已在不少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中得以实践。在这种模式下,龙头企业本身就能发挥汇集产业链上各类主体的作用。


随着产业龙头或大中型企业搬迁至特色小镇,可能无须政府过多介入,其较大的产能和带动力就可以吸引上下游企业以及配套服务主体的主动跟进,小镇进而可以很快收获有潜力的小微企业入驻。


除此之外,在资源配给到位的情况下,大中型企业长期以来在科研和市场开拓上的投入也可以为小镇带来研究院所、产销展览、研讨会等资源,以更广泛地惠及当地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


作为产城人文融合的发展模式,围绕产业、商业与人的平台和社区建设亦必不可少。特色小镇不是传统的产业园区,其目标是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能否留住人是其重要的判定标准。


除了最基础的公共服务和生活宜居之外,在产业集聚发展的新思路下,已有的产业链环节和配套主体并不足以应对发展需求,因此小镇也应给予更多新主体进行创新、要素对接的机制和机会,以推动特色小镇形成持续创新和转型的动力。


此外,被留在特色小镇之外的主体也是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绕不过去的课题。特色小镇总体的规划和容纳毕竟是有限的,为了保障小镇产业的专业化、精品化,并最大程度吸纳高素质人才,很多特色小镇入驻企业被要求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或产品附加值。相应地,处于小镇外竞争力本就相对较弱的小微企业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将减少,其生存和发展也会面临更多挑战。因此,如何让特色小镇的资源和机会更多地惠及产业中弱势群体或帮助其过渡,亦亟待破解。

02

中厚明德集团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过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而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正逐步显现。企业集聚在一起,不仅可以促进产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还能够产生滚雪球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当前,京津产业向我省转移进程逐渐加快,我们应抢抓机遇、多点着力,重点打造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平台和载体,促进转移产业集聚发展,提高我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发挥京津转移企业的引领作用


企业既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也是创新的主体。从实际看,京津转移企业往往在技术水平、产品开发、管理制度等方面领先于承接地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形成产业集聚,加快了信息的流动速度和知识溢出的频率,区域内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外溢等,有助于承接地企业学习吸收京津转移企业的优点,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通过人才流动、共享科技资源等方式,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使承接地企业更便捷地获取人才、资金、管理经验等创新要素。所以,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京津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我省企业创新发展。


强化创新网络的支撑作用


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技术、市场等多重考验。这就使新技术的研发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一旦失败的话,会极大挫伤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产业集聚区不仅汇集了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等科研主体,还集聚了供应商、生产商、代理商等相关企业,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创新网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自主创新的不确定性。此外,产业集聚不是众多企业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企业和相关机构有机结合,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产业集聚形成的创新网络,可以让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成为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从而对自主创新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促进企业协同合作


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要在市场上长期保持优势和竞争力,必须与自己所处产业内的相关企业协同合作,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整体创新,使集群创新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在产业集聚区内,不同企业面临的挑战、市场需求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科学素养也有相同点,这就使企业在开展创新过程中容易形成合作联盟,通过相互合作实现共同进步。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不仅使研究和开发能力远高于单个企业,还可以降低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大大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同时,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开展研发合作会促进技术扩散,使创新性知识的传播、引进、消化和吸收更加迅速,加快形成二次创新。


加强技术学习


在产业集聚区内,由于地理空间上比较接近,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能建立更加紧密深入的合作关系。在共同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中,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可以使知识和技术外溢得以更好实现。企业要加强技术学习,既要向合作伙伴学习,也向竞争对手学习;既向供应商学习,也向客户学习。要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使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增强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学习,不仅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同时也能促使企业不断规范制度,引进先进管理理念,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创新动力,进而推动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营造良好的文化和政策环境


产业集聚地良好的文化环境和完善的政策体系,能够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文化和制度保障。从现实看,产业集聚区内有促进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不仅会吸引更多创新要素,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还会造就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优秀企业家,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集聚区内形成完善的鼓励创新的制度,则能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保障,使企业更加安心发展。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在土地、资金、税收、技术研发等方面为集聚区内的企业提供更多便利,从而更好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网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北京中厚明德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51461号-1 Beijing ZhongHouMingDe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