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时代、新趋势的发展环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必将创新规划方法,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前瞻性规划。规划编制应在高质发展、文旅消费、文旅融合、乡村文旅、全域旅游、多规合一、科技创新、城乡空间优化八大方面实现创新,为国家和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战略蓝图和落地指南。
01
高质量发展引领文旅发展主旋律
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总要求。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应以此为目标,在文旅公共服务方面,坚持补短板强基建;在文旅产业方面,促进新型业态发展;在文旅市场方面,坚持抓执法监管和服务引导;在文化和旅游融合方面,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并进。通过制定未来五年文旅产业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实现路径、谋划设计、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等,为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勾画蓝图。
02
经济内循环推动文旅消费升级
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党中央作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经济内循环最主要的一点是绝大部分消费都在国内完成,这意味着刺激消费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文旅业是幸福产业,也是提振消费的主力军地位。上半年,通过发放各类消费券、文旅融合发展夜经济、助力搞活小店经济,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居民消费回升明显。
文旅内循环的关键,不仅在于国内旅游消费的扩大、也在于实现出境旅游产品的替代,做到这些,不但要提升入境旅游、发展免税品业务,更在于供给侧升级,要激发文旅产业的市场主体活力,重点关注示范区建设、产品供给、产业融合等方面,通过提供高质量旅游产品,满足更高水平的人民生活幸福需要!
03
产业融合趋势推动文旅融合创新
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推动,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更多新动能,三大产业的融合能推动农旅、商旅、康旅、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新业态的发展。
作为综合性、带动性极强的产业,文化旅游明显呈现出多领域、多产业,多区域融合发展的势头,《“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应立足新形势推动文旅融合,充分考虑文旅融合发展的客观需求,在供给侧方面形成文化旅游景区、文化旅游街区、非遗村落、文化旅游综合体等一批带动性、示范性强的供给产品;在市场推动方面培育一批民族品牌企业、加快人才培育力度;在创新方面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创新理念,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真正成为引领文化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04
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文旅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伴随各地逐步实施和推动,开局良好,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扶贫攻坚工程等项目整合推动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但乡村振兴仍处于起步阶段,旅游方面,存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统筹规划不够,个别地方一哄而上、可持续性较差、同质化突出”的问题。
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进程中,要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从城乡融合发展、文旅农融合发展等方面,建立良性的城乡互动关系,而旅游就是关键媒介,通过旅游带动城市消费和城市人口进入农村,优化乡村产业和人口收入结构,构建旅游引导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农村地区逐渐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旅游空间的新格局,助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成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最好的路径。
05
“多规合一”改革助力文旅实施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要将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充分衔接,突出规划的落地性,对于重点建设的文化旅游项目优先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确保文旅发展空间格局与各类用地规划的协调统一。同时优先保障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中重点区域、重大项目的建设用地和规划空间,使国土空间规划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盘活存量土地,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发展。
06
新基建为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不仅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重心,也成为政府和社会投资重点。新基建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5G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与文旅融合将重塑旅游产业,形成很多突破发展的领域。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我国旅游业标准化、品质化、智能化的进程。疫情期间,“新基建”作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成为抗疫情、稳增长的有力手段。《”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科技应用将对文旅产业的生产方式、新产品形态、消费模式、营销模式、管理模式等全方位带来变革,积极探索文旅与新基建的融合点,将先进信息技术运用到文化旅游发展中,引导科学的规划目标设定和规划决策,实现疫后文旅行业的重振至关重要。同时,建立智能化信息平台提高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和管理的科学性,以科技创新为基础,覆盖产业规划到开发的全过程,从而更有效的符合时代诉求,真正起到规划引导的作用。
07
全域旅游战略引领文旅空间均衡
2018年3月,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域旅游成为国家战略。2019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任务”第四部分“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中提出“发展全域旅游,壮大旅游产业”。全域旅游是“供给侧改革”里重要的着力点,成为地方全方位实现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要在全域旅游资源观的引导下,加强全域文旅特色资源开发,加强资源普查、梳理,挖掘、提升特色资源,推动文化资源宜游化保护性开发,促进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转化;加强旅游客源与文化资源相互对接。丰富全域旅游产品供给,以产品端为关键突破点,增加创意产品、体验产品、定制产品,加强技术革新和内涵转化,优化产品组合模式,提高产品供给品质、扩大供给范围。优化全域旅游文旅供给环境,按照全域供给、立体供给、弹性供给理念,推动文旅公共服务体制、节假日制度、消费促进机制等的改革创新;加强对文旅融合精品示范项目的引导、扶持力度,满足市场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需求。
08
城乡融合发展助力文旅良性互动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城乡融合发展”, 这意味“乡” 不再是城市的附属, 而是与“城” 相互独立、并行发展的结构,城乡融合发展、不断缩小城乡文化和旅游发展差距成为文化和旅游发展中的新要求。
因此,《”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要强调乡村文化复兴。乡村文化复兴将与乡村产业升级、社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提升等要素互为表里,共同完成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规划要构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格局,充分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不断提高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水平。
此外,《”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需站在城乡融合发展的高度,全面整合跨城乡、跨区域的文旅资源,加快泛文旅产业的集聚性发展,将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融入贯彻到城乡建设、脱贫攻坚、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各类规划中,使文化旅游发展空间成为推动城乡发展要素共享、城乡产业结构升级、城乡风貌及环境优化的载体,形成文化旅游引导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布局。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网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