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0-08-10
相对于大农场丰富资源,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如何运营,成了许多中小农场主头疼的问题。事实上,农场体量大不一定就是好的,纵观不少小型农场成功的案例我们就可以看出,小而精的发展模式比一味讲究体量、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营收更高。
介绍几个10亩以内的迷你小农场,这些农场面积虽小,可盈利能力一点也不含糊。
01
风之谷幼儿园座落在寸土寸金的东京周边,是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山野和田园。这座森林幼儿园把农业和教育结合起来,既解决了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教育问题,又解决了农业发展问题,把农业+教育,玩得风生水起。
幼儿园是一位名叫天野的女士创办的,其创建灵感来源于看到日本的新一代孩子在生活上有严重的依赖性、缺乏生存和创造的能力时产生担忧,从而引发思考,孩子们需要怎样的能力?于是森林幼儿园便诞生了!
整个农场幼儿园呈"回"字型布局,中央为种满绿植的庭院,走道向四面八方展开,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观测植物、嬉戏休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纯木质建造的教室则环绕在四周,通过走廊和庭院间的小桥相连,而每间教室如同风车的叶片互相独立,具有180度敞开的天窗式屋顶加之宽大的落地窗充分保证了教师的采光效果。
农场种植了各种果蔬也养殖了各种动物,还有各种孩子们可以自由奔跑的天然草坪广场,如“紫阳花广场”,“蒲公英广场”,这些都是幼儿园的“老师”们。
“风之谷”种了几十种树木的山林,每个班都有农耕试验田,挂满了柿子、苹果、橘子、木梨等果树。山坡有一片梅子树林,梅子熟了,老师就站在树下晃动树干,把梅子摇下来;四五岁的孩子则可以爬上树去,摘下在高处的梅子,三岁的小班孩子则拿着小提篮在树下捡梅子。
幼儿园里的小绵羊不是养着玩的,三岁的孩子要负责每天喂饱它,四岁的孩子负责收集羊毛,五岁的大孩子则要用木头自己制作成简易的织布机,用弟弟妹妹收集的毛线做成小书包、小毛衣。
兔子也不是养来观赏的。它的“露天式”房间可以在草坪上自由移动,吃完这边吃那边,实现了“游牧”生活。等到小朋友们放寒暑假,他们会排好值日表,每天轮流来照顾它:喂养、锄粪、洗澡等。
在红薯地,小朋友们会将收获的地面填的平平整整,为下次种植做准备。一颗硕大的樱花树种在山坡上,盛开的季节芬芳整个风之谷。上坡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脚力,俯冲下坡则可以让孩子们体验风吹在耳边的速度感。有时孩子们还会倒挂在树上,换一个视角看世界,也能很好地感知和掌控自己的力量感。
风之谷幼儿园里没有语文、数学等文化课,他们重要的功课就是玩,但这里的孩子两三个月识的字比人家三年学习识的字还要多。这是为什么呢?
例如制作大型泥塑动物活动。老师会将孩子分成四个人一组,孩子们首先要为自己的小组起名字,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服大家,最终达成一致,是这一环节锻炼的能力,当然也是在争吵中完成的。
有了共同的组名,但他们并不能真的理解什么是“合作”。于是老师会故意把制作大型动物的骨架——头、四肢、身体的木板全都放在教室的一边,让孩子们自己去取。在嘈乱,争吵中孩子们会发现,应该坐下来商量一下,先确定一个动物有几个头,几条腿,谁去拿头,谁去拿腿,这便有了“团队合作”的雏形!
拿到材料之后老师只给两把锤子。在工具不够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又开始新一轮的争吵,最后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就在一轮又一轮的重复“争吵”中,孩子们最终实现了共同目标:“四个人一组完成一个大型动物制作。”同时也学会了团结、谦让、合作与包容!
冷冰冰的动物图片或照片,之于小朋友都太抽象了,很难激发起孩子们对动物的好奇心。所以老师们会带着小朋友去动物园实地看看大象、斑马等动物,对外在事物的好奇心也因此培养起来,正因为好奇,才会认真的观察,才会有热情去制作动物泥塑。而制作好的泥塑老师会组织送到附近的养老院,让作品本身和孩子们的行为得到升华。
这些活动只是风之谷的孩子们日常“玩儿”的一个缩影。3、4岁的孩子通过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玩儿”,可以学会更多更重要的东西,除了上面说过的表达、沟通、说服、服从、团队合作能力,他们也通过一起实现一个共同目标,学会了共情,加深了对伙伴之间的理解,这样社会性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日本私立幼儿园收费大概在149万日元左右,合人民币8.1万。幼儿园分三个年级,每个年级30-60位学生,而风之谷要入学是一位难求,其营收能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02
在韩国首尔西部地区的富川市五中路,有一个英文名叫“GROUND STUFF”(翻译成中文为“天赐万物”)的庄园。这个庄园,面积不足5亩,且位于一马平川的土地上,没有什么特色自然资源,庄园因为太小,根本没有停车场,门口有人进行专职引导,引导大家到一个指定的停车场。
庄园里最主要的建筑就是玻璃阳光房(大棚)。玻璃阳光房的周边种植着稀疏的树木,树木间随意的按组放着几把椅子以及用废弃木箱搭起来的桌子。
木亭是庄园内最高的景观构筑物,木亭可站立远眺,可围坐喝咖啡,可作为孩子的攀爬设施。从基础设施上看,这是一个三分钟就可以看完的庄园。
玻璃房是天赐万物庄园的商业空间,也是最核心的建筑物。从外观上看玻璃大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里面却别有洞天。
玻璃大棚里三分之二的面积种植着咖啡树。咖啡树另一端是兼具了接待、收银、冲泡、售卖等功能的空间。而大棚的四围和后门是各种喝咖啡的席位。人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咖啡,也可以花10000韩元体验研磨咖啡,享受其中。
没有任何装饰的席位静静的面对着光秃秃的田地和荒坡,这种构图呈现出一种别样的视觉冲击力。大棚后门除了咖啡席位还放置着铁炉和劈好的木柴以维持咖啡树的生长温度15-20度。
之所以基础设施简单是因为庄园位于土地私有制的国家,其土地的各种限制非常严苛。由于所在土地是农田,因此不能盖房子,不能从事住宿服务,洗手间也必须用可移动式的,不能提供咖啡以外的其它餐饮服务,食物售卖也仅限自己种植的柿子和红薯以及成品蛋糕和少量成品饮料。而室外景观属于开发型,是不允许的,连儿童游乐设施也是不允许安装的,孩子们只能利用自然园林景观设施自得其乐。
不可思议的是政府还禁止在这里聚会,不能搞任何活动,连喝咖啡的杯子也被限制,只能用玻璃、陶瓷杯子,不能用纸杯避免环境污染。玻璃阳光房(大棚)属于农田配套设施而得以存在。
在当地政府严苛的土地管控和开发管控,这个庄园的建设和配套设施单一而匮乏,但这个庄园却能够在周末两天涌进来1400人左右,整体营收近10万人民币。它的生存之道是什么呢?
庄园庄主之所以承包这片土地,是因为她在全罗道有咖啡种植基地。这里只是咖啡体验基地,有种植基地就保证了咖啡的品质和低成本,有体验基地不但可以传播咖啡品牌,还构建了庄主梦想中的生活方式。庄园开放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体验咖啡文化的场所,却在无形中宣传了咖啡品牌。
庄主为了逃离城市的喧嚣,她在2011年就买了这块地,先是自学园艺,然后用6年的时间亲自打造庄园的园林景观。实现了回归自然到自然田园喝一杯自己种的咖啡的梦想。
天赐万物庄园的主要客人是情侣、带孩子的年轻父母、带老人的家庭组合、遛狗人士。爱情在这个阳光洒满秋园的午后氤氲升温。父亲、母亲和孩子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因此,到这里来的客人更多是为了体验咖啡文化和田园文化,为了感受庄主的生活方式以及庄主历经7年仍在细细打磨园林景观的执着和对生活的努力。
庄园在没有正式营业之前依靠提供园艺服务和出售园子里的苗木来维持庄园的运营。庄园并不急于盈利,虽然有6位员工,但周一不营业,不能为了钱而失去该有的生活,也不能为了阻力而放弃梦想,这就是田赐万物咖啡庄园主人的人生哲学。
03
Iwan和Manuela是瑞士人,从小在山里长大。Iwan从小喜欢艺术,更擅长卖艺术作品。2005年时,因为工作关系他们从瑞士搬到了伦敦,但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后来终于在离伦敦2小时车程的布鲁顿小镇,发现并购置了这片农场。
这处农场起初购置时一片废墟,墙皮断裂,多处屋顶塌陷,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其中有栋农房还是英国的国家二级文物,感觉一场暴风骤雨就能把它摧毁。Iwan和Manuela将它买下后,花了近四年时间来了一场废旧之地变身艺术空间的梦幻改造!
在改造房子前,他们先在后院,种起了一片美到极致的荒野花园。因为担心当代艺术对村里的乡亲们来说太陌生了,而英国人喜爱花园,于是,他们就先造一个让大家都愿意来的花园。
这片园子共6000㎡,Manuela请来了好友也是荷兰园艺大神奥多夫来设计。他们先用一年时间重新翻新了土壤,然后再种下26000多株植物,每平方米种几种植物、种多少数量,都经过了奥多夫的精心布局。
但精心设计后的花园与一般花园并不同,这里看着更像一片“荒原”,各种花草高低错落有致,如野草般生机勃勃色彩斑斓,浑然如天成,充满了野趣。这也是奥多夫花园最大的特点。
园林本就应该一年四季都有生命,所以这座花园的景观是可持续的。花园被分成无数的小块,种上不同的植物让它们彼此混合生长,此生彼落,一年四季都很好看。这片在荒野上开垦出的绝美花园,也被无数人奉为“拍照圣地”。
而与花园连着的这个U型的建筑群,是改建后的展厅和餐厅。“人们为了花园而来,不知不觉也就会溜进展厅看看,以及愉快地用餐。”
原来的牛棚和挤奶场,改成了餐厅。不仅采用农场里的食材保证有机健康,还不忘添加特色和创意,餐厅里装饰着各种艺术作品,墙壁上是艺术家古雷默·奎特卡画的壁画,这是他在农场足足住了5个星期,才完成了的作品。
主厨开发了城市里很难实现的柴火烤鸡。人们本是被画廊吸引而来,却被这里的美食圈粉不愿离开。
成功改造了猪圈、牛棚、谷仓,夫妻俩还将农场一栋空闲的三层农舍改造成民宿。民宿由建筑师路易斯·拉普拉斯设计,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房子的原状,屋内保留了原有的家具和饰品。虽然是新装修的房子,却有着三百岁的灵魂,不仅吸引了电影《浓情巧克力》在这里取景,更获得了无数设计大奖。
民宿最大的特色是它的艺术气息。一进屋映入眼帘的窗户上的贴画,大多是维多利亚时代留下的,虽然形状不甚完美,但这份充满年代感的美无可附加。
从U型建筑的正门进入,便会看到小镇的重头空间“石头展厅”了。展厅是由农用谷仓改造而来的,主要展出一些大型艺术品。这里经常会设置一些互动装置,来观看的人们或是席地而坐,或是驻足细细品味。
曾经的猪窝和鸡圈重新修缮,刷漆翻新打造成一个小型展厅,用于展示一些小幅作品。
挨着“猪棚”和“谷仓”还有一栋新建的房子,里面则展示了一些大幅的作品,供人们参观欣赏。
画廊每周营业六天,一直以来都免费面向大众,通过一些互动式展览,拉近人们与艺术的距离。
这里不仅组织各种展览,还承担着当地社区的教育项目,定期举办一些关于园艺、餐饮、乡村的讲座,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这座原本荒废的旧农场,在他们夫妇改造后开放的2年半时间里,已经吸引了40多万人来。即便是高傲的伦敦人,周末也争相前往,连带着旁边有点凄凉的小镇,也热闹起来。艺术空间不仅给小镇带来了人气,还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影响着这里的人们。
产业融合,化繁为简。这是现实版的农业与旅游融合,农业与影视融合,农业与艺术融合,当艺术注入乡村同时也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农场的成功不在于体量多大,关键在于精细管理,精深加工,注重体验。3亩的幼儿园将教育+农场玩到了极致,5亩的咖啡庄严将咖啡体验做到了极致,9亩的休闲农场将田园风与艺术营造做到了极致,每一个农场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有驻足点,盈利点自然也会到来。
来源:个人图书馆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网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电话咨询
010-80456333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公众号
返回顶部